再婚配偶有繼承權嗎?遺產繼承的方式分為幾種?
2023-03-13 14:53:10 來源:法律解答網
再婚會涉及到子女撫養,婚前財產、夫妻共同財產等問題,如果再婚雙方中一方去世,那其婚前財產應該如何分配呢?其實不難,仍可以按遺囑繼承或者法定繼承來處理遺產,有遺囑就按遺囑繼承,沒有遺囑就按法定繼承。
談及再婚問題,人們通常會想象成很復雜的事情,諸如繼子女撫養問題,財產問題等,繼承問題也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問題,不少人認為一方的婚前財產再婚后誰有繼承權就說不清。其實并非那么難,只要分清哪些為遺產,哪些人有繼承權就可以了。
首先看看遺產的確認,說到繼承,那前提是要有遺產,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通常包括:
1、公民個人所有的房屋等不動產;
2、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
3、公民的林木、牲畜、家禽;
4、公民的合法收入;
5、公民的儲蓄存款、生活用品;
6、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
需要注意:一方婚前的財產肯定是屬于遺產的一部分,繼承的時候不用作為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后再繼承。
在我國,遺產繼承的方式分為如下四種:
1、遺囑繼承,即被繼承人在生前訂立遺囑,指定繼承人繼承自己的遺產。
2、遺贈,即被繼承人生前訂立遺囑,將遺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
3、遺贈扶養協議,即被繼承人與扶養人訂立協議,由扶養人負擔被繼承人生養死葬的義務,被繼承人的全部或部分財產在其死后轉歸扶養人所有。該方式主要出現在老人無人贍養的情況下。
4、法定繼承,即在上面三種情況都不存在的情況下,法律根據親屬關系的遠近確定的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