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繼承的定義是什么?法定繼承有哪些法律特征?
2023-04-14 11:23:40 來源:法律法制網
法定繼承的定義是什么?法定繼承有哪些法律特征?
法定繼承,是根據法律直接規定的繼承人的范圍、繼承人繼承的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及遺產分配原則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一種繼承方式。
法定繼承是一種法律推定繼承。被繼承人未立遺囑或所立遺囑無效時,法律根據被繼承人與繼承人之間的近親屬關系,推定被繼承人生前愿意將自己的遺產由全體繼承人按照近親屬親等的近遠、一般均等分配的方法進行繼承。
法律特征
(一)法定繼承嚴格建立在人身關系的基礎上
親屬身份權是法定繼承的來源,法定繼承是親屬身份權的派生。遺囑繼承雖也以一定的人身關系為基礎,但遺囑繼承可以在較大范圍內不受人身關系的限制。只有法定繼承才與人身關系有嚴格、密切的聯系。
(二)法定繼承人的范圍、繼承順序和遺產分配原則均由法律直接加以規定,屬于強行性規范,不容改變。但遺囑繼承與此不同,遺囑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變更繼承順序和應繼份額。
(三)法定繼承的適用受遺囑繼承的限制。如果被繼承人生前作成合法有效的遺囑,就必須首先按照遺囑來處理被繼承人的遺產,而不能適用法定繼承方式。只有在被繼承人未立遺囑或者所立遺囑因法定原因而不能執行或不能全部執行時,才能完全或部分地采用法定繼承方式。
上一篇:
什么是法定繼承?遺贈繼承有哪些方式?
最新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