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合同糾紛怎么辦?合同糾紛的訴訟程序是什么?
2023-04-20 19:52:22 來源:時代新聞網
行政合同糾紛怎么辦?
可協商可向法院起訴。
律師解析:
行政合同糾紛屬于行政糾紛,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處理:
1、協商合同當事人在友好的基礎上,通過相互協商解決糾紛,這是最佳的方式。
2、調解合同當事人如果不能協商一致,可以要求有關機構調解,當事人還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機關、仲裁機構、法庭等進行調解。
3、不愿調解的,可根據合同中規定的仲裁條款或雙方在糾紛發生后達成的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4、訴訟如果合同中沒有訂立仲裁條款,事后也沒有達成仲裁協議,合同當事人可以將合同糾紛起訴到法院,尋求司法解決。
法律依據:
《行政訴訟法》第二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
合同糾紛的訴訟程序是什么?
1、當事人需要準備好起訴狀,雙方當事人身份信息,相關證據材料等,到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立案。
2、根據不同的法院的實際情況,有可能立案后就繳納訴訟費,也有可能等候法院通知再繳費。
3、該案會通過正常的工作流程分配到承辦法官手里,由承辦法官確定舉證期限開庭日期以及向各方當事人送達開庭傳票等相關材料。庭審時各方當事人針對自己主張的事實進行舉證,對對方提出的證據進行質證,然后對案件的爭議焦點進行辯論。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有可能會開多次庭。
4、由法官在審理期限內進行判決,另外只要在判決前,各方當事人都是可以和解,或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進行調解的。
綜上所述,合同糾紛是很常見的民事糾紛,簽訂買賣合同后不履約,租賃合同中不支付租金等,都導致矛盾發生。如果準備起訴解決,當事人應當在訴訟時效內去法院立案,大部分合同糾紛訴訟時效都是三年,如果有不可抗力發生,時效還會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