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無過失為啥會解除勞動合同?原則行為是什么?
2022-10-14 16:29:02 來源:稅法網(wǎng)
勞動者無過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者無過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又稱無過失性解除、無過失性辭退,是指勞動合同成立、生效之后,基于客觀情況的變化,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用人單位經(jīng)過預告或支付代通知金解除勞動合同。勞動合同在履行過程中,因為遇到一些客觀原因而無法履行的,應當允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以保障其生產(chǎn)經(jīng)營利益。同時,由于勞動者沒有主觀上的過錯,為了加強對勞動者的保護,用人單位在這種情況下解除勞動合同應當受到一定的限制。
《勞動合同法》第40條規(guī)定了無過失解除的三種情形,這三種情形都是在勞動合同履行過程中,客觀情況發(fā)生了變化,這些原因都不能歸因于用人單位或者勞動者。因此,用人單位需要提前30日通知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1個月的工資,為勞動者尋找新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時間保障。這里額外支付勞動者1個月的工資在我國香港地區(qū)被稱作代通知金,是指用人單位在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時應該提前1個月通知,如果用人單位沒有依法提前1個月通知的,以給付1個月工資作為代替?!秳趧雍贤▽嵤l例》第20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的規(guī)定,選擇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解除勞動合同的,其額外支付的工資應當按照該勞動者上一個月的工資標準確定。”
原則行為:
1.親自履行原則
2.權利義務統(tǒng)一原則
3.全面履行原則
4.協(xié)作履行原則。
行為有完全履行、不完全履行、不履行和單方不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