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規定城市房子多少年拆遷?
2023-03-01 11:19:44 來源:互聯網
最近這段時間總有小伙伴問小編根據規定城市房子多少年拆遷?是什么,小編為此在網上搜尋了一些有關于根據規定城市房子多少年拆遷?的知識送給大家,希望能解答各位小伙伴的疑惑。
一、根據規定城市房子多少年拆遷?
1、并不存在“城市房子多少年拆遷”這個問題。
(相關資料圖)
拆遷與房屋時間長短沒有直接關系。 拆不拆遷不是看房齡的,要看市政規劃,政府要規劃才會拆遷,若不規劃的話房齡再長也不會拆。
2、不管房屋已經修建多少年,一旦被拆遷,都是可以獲得拆遷補償金的。
拆遷人給予被拆遷人的貨幣補償款、安置房屋歸被拆遷人所有。被拆遷人應當負責安置房屋使用人。拆遷人給予房屋承租人的貨幣補償款、安置房屋歸房屋承租人及其同住人共有。同住人得不到相應的補償或安置的,可向法院起訴主張自己的權利。
3、拆遷人應當將貨幣補償款以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的名義存入本市銀行,由銀行開具特種存款單。
由拆遷人將特種支票送達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特種存款單可以用于支付購房款,也可以兌取現金。綜合上面所說的,舊城改造在拆遷的時候就會涉及到很多的補償,而且不同的拆遷情形所涉及到的內容就會不一樣,但只要合理、合法得到拆遷者的認可,那么一般就不會引起各種矛盾,所以,拆遷都是有法律依據的,一定要按流程來進行。
二、發生拆遷糾紛由誰申請行政裁決?
拆遷糾紛可以由拆遷人、被拆遷人申請行政裁決。
1、拆遷人申請行政裁決,應當提交下列資料:
(1)裁決申請書;
(2)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證明;
(3)被拆遷房屋權屬證明材料;
(4)被拆遷房屋的估價報告;
(5)對被申請人的補償安置方案;
(6)申請人與被申請人的協商記錄;
(7)未達成協議的被拆遷人比例及原因;
(8)其他與裁決有關的資料。
2、被拆遷人申請行政裁決,應當提交下列資料:
(1)裁決申請書;
(2)申請人的身份證明;
(3)被拆遷房屋的權屬證明;
(4)申請裁決的理由及相關證明材料;
(5)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認為應當提供的與行政裁決有關的其他材料。
三、房屋拆遷補償款分割糾紛可以調解嗎?
房屋拆遷補償款分割糾紛可以調解,在調解的時候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確定可取得拆遷利益主體的同住人資格
在涉及公有房屋拆遷補償糾紛中,對于同住人的界定,為拆遷許可證核發之日,在被拆遷居住房屋處有本市常住戶口,已實際居住1年以上,且本市無其他住房或者雖有其他住房但居住困難的人。這里的他處雖有住房但居住困難的情況,是指他處房屋內人均居住面積不足法定最低標準的情況,他處房屋的性質僅限于福利性質取得的房屋。
2、審查拆遷資料并聽取拆遷單位意見
由于現實情況紛繁復雜,確定應安置人員存在一定的難度,動拆遷單位在實踐中對動拆遷補償款分割人員的核定有三種形式:
(1)動拆遷單位和被拆遷人(以戶為單位)簽訂的《房屋拆遷安置協議》中附有安置人員的名單,除非上述條款被法院宣告無效,一般都按該協議分割拆遷補償款;
(2)在《房屋拆遷安置協議》中無相關條款,但在拆遷單位拆遷之初以戶為單位制定的“兩定表”(即核定人員表、核定面積表)中有相關記載的,一般以該表中的相關內容為參考,依據當事人提出的合理合法的主張,確定安置補償人員;
(3)當《房屋拆遷安置協議》及“兩定表”對相關安置人員均不明晰時,調解人員可至拆遷單位了解具體情況,參考其意見合理確定安置人員。
3、合理分配房屋拆遷補償款
首先,家庭內部對安置補償有約定的,只要該約定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一般應予以遵從。若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的,則應根據三項原則進行分配:
(1)一是一人一份,均等分割。這樣做,一方面考慮到平等、公平合理是民法的基本原則,另一方面承租人和同住人對補償款是共有的法律關系,原則上也應平均分割;
(2)二是適當照顧老年同住人及缺乏經濟來源的同住人。這是因為多數老年人及缺乏經濟來源的人社會保障不足,后繼生存和發展能力較弱,需要給予特殊保護,而且公房大多源自老年人,在分割時也應適當照顧其利益。
(3)三是承租人或同住人在取得公房承租權時額外支付過較多款項的,可以適當多分,這體現了權利義務相一致以及等價的原則。此外,如果被拆遷公房內居住未成年人的,對其實際承擔監護義務的人,也可以適當多分拆遷補償款。
4、區分房屋性質作出不同處理
(1)除公房拆遷補償款分割的情形外,實踐中還會遇到拆遷其他性質各類房屋時所發生的糾紛,此時應區分房屋性質,分別確立調解原則:
(2)被拆遷房屋屬于居住和非居住兼用的,如果拆遷人明確區分居住補償和非居住補償份額的,對于居住補償部分,承租人和同住人可共同分割;對于非居住補償部分,利用該房屋進行經營的人是該公房的承租人或同住人的,則該承租人或同住人可以適當多分;如果拆遷人未明確區分,利用該房屋進行經營的承租人或同住人就整個補償款可以適當多分。
(3)被拆遷房屋屬于因落實政策而恢復所有權的代理經租房屋,補償款的分割一般歸所有權人,實際居住人的安置,按照本市有關政策規定處理。被拆遷房屋屬于通過市場買賣取得的使用權公有居住房屋,所得到的貨幣補償款一般歸出資人所有。被拆遷房屋屬于售后公房,應按私房拆遷補償款份額劃分的原則進行調解。
不管是農村、還是城鎮地區的房屋,也不管房屋已經修建了多少年,都有可能會被拆遷。政府作出房屋拆遷的決定的同時,需要確定拆遷范圍。若是對城市房子多少年拆遷這個問題還存在其他的相關疑問,點擊下方“立即咨詢”按鈕,為您匹配專業律師在線為您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