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視點!拆遷糾紛起訴時效是多久?
2023-03-25 11:17:34 來源:互聯網
最近小編看到大家都在討論拆遷糾紛起訴時效是多久?相關的事情,對此呢小編也是非常的感應興趣,那么這件事究竟是怎么發生的呢?具體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是小編搜索到的關于拆遷糾紛起訴時效是多久?事件的相關信息,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拆遷糾紛起訴時效是多久?
(資料圖)
1、三年。
2、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3、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二、拆遷補償的標準是什么?
拆建單位依照規定標準向被拆遷房屋的所有權人或使用人支付的各種補償金。一般有:
1、房屋補償費(房屋重置費),用于補償被拆遷房屋所有權人的損失,以被拆遷房屋的結構和折舊程度劃檔,按平方米單價計算。
2、周轉補償費,用于補償被拆遷房屋住戶臨時居住房或自找臨時住處的不便,以臨時居住條件劃檔,按被拆遷房屋住戶的人口每月予以補貼。
3、獎勵性補償費,用于鼓勵被拆遷房屋住戶積極協助房屋拆遷或主動放棄一些權利如自愿遷往郊區或不要求拆遷單位安置住房,房屋拆遷補償費的各項標準由當地人民政府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和國家有關法律政策加以確定。
4、由宅基地區位補償價、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價構計算公式為:房屋拆遷補償價=宅基地區位補償價乘以宅基地面積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價。
三、房屋拆遷需要遵循的原則是什么?
第一,房屋拆遷須以公共利益需要為前提。
房屋拆遷通常是由于土地或作為私人財產的房屋被征收或征用,以及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權而發生,法律明確規定,必須以公共利益為前提。
第二,房屋拆遷必須以給予補償為前提。
征收是所有權消滅的一種原因,其最終以所有權人喪失所有權為代價;而征用則是以權利人之使用權的喪失為代價,因此征收和征用在本質上是通過行政權剝奪他人財產權的行為,是一種不公平、不自由的財產流轉行為,因此法律必須對此提供矯正或救濟途徑,通過法律事先強制性規定“給予補償”為救濟方法。
第三,房屋拆遷必須嚴格遵守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
拆遷以征收或征用為前提,而征收或征用又以公共利益需要和給予補償為前提,在具備公共利益需要和給予補償兩個條件時,就會有征收或征用權的產生。公民在遇到拆遷時,要熟知涉及的相關法律,這樣才能對拆遷的合法性進行初步判斷,并了解自己應得的補償有多少。很多人認為只要自己不搬家,政府就拿自己沒辦法,這是錯誤的想法。在這里,如果對補償不滿意不搬家,又不提起法律程序的,相關政府部門或法院有權依法強拆。房子一旦被強拆,就錯過了最好的維權時機。這就是對法律知識欠缺所導致的。
拆遷糾紛起訴時效是多久,在上述文章當中都已經給出了非常明確的解答,拆遷方面的糾紛,一定要及時的通過合法的方式來進行解決,因為有時效方面的限制性的規定。本文所提供的法律知識內容僅供參考,如果還有其他問題可以點擊下方“立即按鈕”咨詢專業律師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