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速訊:動遷協議和補償協議一樣嗎?
2023-04-23 08:21:11 來源:互聯網
關 于動遷協議和補償協議一樣嗎?的知識大家了解嗎?以下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動遷協議和補償協議一樣嗎?的介紹,希望可以給到大家一些參考,一起來了解下吧!
一、動遷協議和補償協議一樣嗎?
動遷協議和補償協議基本上是一樣的,
【資料圖】
1、協議拆遷,顧名思義是雙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達成拆遷意愿,即拆遷方是除了政府及相關部門以外的普通民事主體,通過與被拆遷方訂立協議的方式實現對其房屋拆遷的情形。與相關部門主導的拆遷相對應,協議拆遷不具有強制性。
2、拆遷協議,指的是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協議上主要約定有關拆遷補償安置的把相關條款。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內容要符合相關法律的規定,一般包括:
(1)拆遷補償方式,貨幣補償金額及其支付期限;
(2)安置用房面積、標準和地點;
(3)產權調換房屋的差價支付方式和期限;
(4)搬遷期限、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
(5)搬遷補助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或停產停業損失費發放標準和支付方式;
(6)違約責任和爭議解決的方式;
(7)當事人約定的其他條款。
拆遷補償協議和拆遷安置協議基本是一樣的,是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為明確房屋拆遷補償安置中的權利義務關系而訂立的協議,是約定拆遷當事人之間民事權利義務的合同,它適用《民法典》和《民法典》。
二、拆遷協議的特征是什么?
主要特征:
屬于法律行為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房屋拆遷雙方的法律行為。協議關系主要有房屋拆遷雙方當事人參加,僅有一方當事人,協議關系便不能成立。
法律平等性
房屋拆遷當事人之間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是無論當事人雙方的經濟實力、政治地位如何,不允許任何一方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二是體現房屋拆遷權利義務的對等性,即一方從對方獲得某項權利時,也承擔相應的義務。凡顯失公正的協議是可撤銷的。
合法必須性
協議必須是房屋拆遷雙方的合法行為。所謂合法行為,是指按照房屋拆遷法規規定的要求而實施的行為。如當事人的資格,社會組織作為房屋拆遷協議當事人要有法人資格;承辦人簽訂協議要有法人或法人代表的授權證明;委托代理訂立協議的要有合法手續;被拆遷人簽訂協議時,應當出具產權證書、使用權證明等法律文件。凡違反法規規定,采取欺詐手段等所訂立的協議都是無效協議。
具有法律效力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表現在其權利依法產生后受到法律的保護;其義務依法產生后,則受到法律的強制。其次是依法訂立的協議必須認真恪守,當事人任何一方均無權擅自變更或解除。再就是在履行協議中發生糾紛,協議條款便是解決糾紛的主要依據。
雙務有償性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一種雙務有償協議,協議的當事人依據協議享有一定的權利,同時又要承擔相應的義務。
房屋拆遷安置協議必須采用書面的形式。
三、拆遷協議簽訂后還會出現哪些房產糾紛
首先是拆遷補償款問題。對于拆遷補償款,拆遷方往往不會不給。但是,被拆遷者們依然要注意拆遷方的動向,防止拆遷方因為宣告破產而拒絕打款,同時還要關注拆遷補償款的付款方到底是誰。
其次是房屋的質量問題。我國的房屋使用權一般是70年,但房屋的建筑壽命卻大多只有50年。一般的房屋往往會存在質量問題。對于這個問題,拿到安置房的房主們可以在經濟環境相對較好的時候將房子賣出,如果房子并沒有建好或者還沒有拿到房產證也可以先與購房者商定好后簽好合同就可以了。
然后是逾期交房和房屋的面積問題。逾期交房可以通過對拆遷項目的實現評估等方式解決。而房屋的面積問題則需要被拆遷者自己注意。拆遷方往往會在合同簽訂時約定房屋面積一旦超過一定標準會要求被拆遷者補差價,最后常常要被拆遷者安市場價格補上多余的面積,一旦逾期付款,開發商就要求退款,造成被拆遷者無房可住的局面。而且,這種情況大多已經錯過了最佳的維權時間,被拆遷者想要維權往往為時過晚。
動遷協議和補償協議一樣嗎,這個問題文章中給出了解答,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目前對于房屋進行拆遷,那么是需要由雙方當事人協商補償的事項,再然后就是雙方當事人來簽訂補償的協議書。希望通過上文中的法律知識能為您提供幫助,如果還需要了解其他相關問題,可以點擊下方“立即咨詢”按鈕咨詢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