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彩虹橋:虹影常掛山水間
2023-07-05 22:23:53 來源:光明日報
(相關資料圖)
【一線講述·研究者說】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位于婺源縣清華村上街西端婺水之上的彩虹橋,始建于南宋,至今已有800余年歷史,是古代徽州府至饒州府驛道上的重要廊橋。
彩虹橋采用四墩五孔五亭六廊式結構,建在整個河面最寬的位置,橋墩高大堅固,前銳后平,這樣設計是為了減輕洪水對橋墩的沖擊。根據水面不同區域水流情況,設計了四個間距不等的橋墩,使橋墩受力均衡;下游的石堰則抬高了河床和水位,減緩了水的流速……這些巧妙細節,無不讓人贊賞古人的建筑智慧。
婺源是山區,每年汛期,總免不了遭遇山洪。自建成以來,彩虹橋歷代都有維修,一直保持著原有風格。然而,2020年的特大洪水,卻給了彩虹橋沉重一擊——一棵大樹被山洪沖下來狠狠撞擊橋面,一亭兩廊被撞毀沖走。我們立即向全網發布了“彩虹令”,兩天內接到近百個電話提供線索。在金竹村村民俞慶發、俞新沅父子幫助下,我們找回了一根重達4500公斤、幾近完整的大梁。
2021年5月1日,修繕后的彩虹橋“重見天日”,眾多游客紛紛前來“一睹芳容”。站在橋上,遠處青山如黛,腳下流水潺潺,美景如畫,物我一體。
我想,對于我們文保人來說,彩虹橋不只是一座建筑,更代表著一種堅貞不屈的精神,指引我們風雨無阻永向前。
(項目團隊:本報記者 張勝、胡曉軍、李玉蘭、王洋、高建進、陸健、周仕興、王瑾雯、王斯敏 本報通訊員 陸鵬、張川惠子、豐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