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新:法律規定房屋拆遷子女是否有份?
2023-04-01 14:18:52 來源:互聯網
最近這段時間總有小伙伴問小編法律規定房屋拆遷子女是否有份?是什么,小編為此在網上搜尋了一些有關于法律規定房屋拆遷子女是否有份?的知識送給大家,希望能解答各位小伙伴的疑惑。
(資料圖)
一、法律規定房屋拆遷子女是否有份?
拆遷補償是補償給被拆遷人的,如果女兒也是被拆遷人,自然有要求獲得補償的權利。如拆遷補償的被補償人系父母的,在父母去世且未留下有效遺囑的情況下,女兒可以作為繼承人,參與繼承。《民法典》規定,繼承權男女平等。同一順序繼承人的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均應當均等。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的或者對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有贍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二、房屋拆遷合同和誰簽
實踐中,房屋拆遷合同一般與房屋征收部門簽訂,房屋征收部門,通常是當地的建委或專門的拆遷辦等。
如果選擇金錢賠償的話,就是和政府的房屋征收部門簽合同。如果選擇安置房的賠償,一般就與開發商簽合同,但也可以要求簽三方合同的。
另外,在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合同中,必須有拆遷當事人的單位、姓名、經辦人姓名,協議必須經雙方當事人簽名蓋章后才具有法律效力。
拆遷非出租房屋,拆遷人與被拆遷人簽訂協議;拆遷出租房屋,拆遷人應與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簽訂協議。
在拆遷安置補償協議中,一般包括下面的主要內容:
(一)拆遷補償方式,貨幣補償金額及其支付期限;
(二)安置用房面積、標準和地點;
(三)產權調換房屋的差價支付方式和期限;
(四)搬遷期限、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
(五)搬遷補助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或停產停業損失費發放標準和支付方式;
(六)違約責任和爭議解決的方式;
(七)當事人約定的其他條款。
此外,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合同時,需要明確安置房的位置,安置房是期房還是現房,補償標準等重要信息。如果安置房是期房,就必須在合同上寫明多久入住,超過這個期限按照國家法規該怎樣補償等。
三、拆遷后離婚房子和錢能分到么
(一)如果所拆遷的舊房是婚前個人財產,拆遷補償政策如果是產權置換,不存在任何補差價的問題,那么拆遷安置的新房,屬于婚前財產形式的轉化,仍然屬于個人的婚前財產,無論經過多少年的共同生活都不會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離婚時翠花無權分割。
但如果在拆遷時,拆遷部門有對人員進行安置的政策,那么安置面積和拆遷獎勵費、過渡費、人員安置費一樣,應當為夫妻共同財產,即便被拆遷的房屋是婚前的個人財產,離婚時也要進行分割。
(二)被拆遷房的所有權是在二人結婚登記之后取得的,不論被拆遷房和拆遷房是否存在差價,人員是否得到安置面積,取得的拆遷房仍然是典型的婚姻存續期間取得的財產,毫無疑問應為夫妻共同財產。
(三)如果被拆遷的是公房,那么這套公房如果是婚后取得,則拆遷安置的房屋也毫無疑問是夫妻共同財產。
若是婚前拿到的公租房遇到拆遷,這就要看當地的拆遷政策,如果根據公房面積給房子,那么這個拆遷房就是婚前財產的轉化,仍然是個人財產。
但如果當地的拆遷補償安置方案是除了對房屋的補償外,還有參考房屋內常住人口的人均居住面積最低保障,那么毫無疑問,未來的分到的房子中包含有人員因素的面積,在離婚時,就會根據這個補償安置方案,將房子的置換面積、安置面積、補足面積劃分別定性,婚前財產的轉化,則為個人財產,如果是婚后財產的取得,則為夫妻共同財產。
(四)被拆遷的房子是夫妻父母的,婚后拆遷的政策是給錢,被拆遷人可以用這些錢購買低價的房屋,而購買面積是按照人數來定的,其中給的錢包括房屋補償款、人員安置費用、搬遷獎勵、過度周轉費用等等,父母直接通過兩個協議,將安置補償款直接轉化為一套120平的房屋(四個人的優惠面積),并登記在父母名下。
房屋拆遷子女是否有份,文章當中已經給出了非常明確的解答,房屋拆遷的情況之下,子女是否能夠獲得相關的拆遷補償款項,應當根據是否是屬于房屋的所有權人來確定。針對上述文章中的問題,如果您還有不清楚需要了解的地方,可以直接點擊下方“立即咨詢”按鈕和律師進行在線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