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關注:一般來說拆遷屬于什么案件
2023-06-18 10:15:01 來源:互聯網
隨著社會越來越發達,大家都選擇在網絡上汲取相關知識內容,比如一般來說拆遷屬于什么案件,為了更好的解答大家的問題,小編也是翻閱整理了相應內容,下面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資料圖片)
一、一般來說拆遷屬于什么案件
拆遷合同糾紛屬于行政案件。
《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下列訴訟:
(五)對征收、征用決定及其補償決定不服的;
(十一)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或者違法變更、解除政府特許經營協議、土地房屋征收補償協議等協議的;
(十二)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
除前款規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規規定可以提起訴訟的其他行政案件。
二、政府征地拆遷合同糾紛的律師費是多少?
政府征地拆遷合同糾紛的律師費不是法定的,律師收費考慮的因素是:
(一)耗費的工作時間;
(二)法律事務的難易程度;
(三)辦理法律事務所需律師人數和承辦律師的業務能力;
(四)委托人的承受能力和所在地社會經濟發展狀況;
(五)律師可能承擔的風險和責任;
(六)律師的社會信譽和工作水平;
(七)辦理案件所需的其他必要成本支出。
三、政府征地拆遷合同糾紛的訴訟狀怎么寫
1、標題。寫明行政起訴狀。
2、首部。必須分別寫明原告和被告的有關情況。原告要寫明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地址等情況,由于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訴訟案有管轄的范圍,被告欄要寫明被告機關或組織的全稱、地址,以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3、正文。正文是行政起訴狀的核心內容,其具體內容和寫法另作論述。
4、尾部。包括附項和落款。要寫明起訴人的姓名、日期,在附項中寫明本訴狀副本份數
四、簽訂拆遷補償協議都有什么注意事項
1、主體是否合法
我們與之簽訂協議的主體一定是合法的、能夠承擔法律責任的主體,否則一旦出現問題就會面臨無法履行的風險。諸如指揮部、辦公室等機構,在征地拆遷后就會撤銷,找都找不到的情況下,履行、承擔責任等問題更是無從談起。
2、主要條款是否明確
大部分人可能一生只經歷一次拆遷,在簽訂合同時,不清楚哪些細節應當注意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如果主要內容不明確,一旦在履行中出現問題,就可能出現不必要的麻煩。合同中應當注意的主要條款包括:補償款的總金額及各項補償內容,補償款的支付時間以及方式,安置房屋的面積、具體的位置等等。
3、是否約定違約責任
一般情況下,雙方已經達成一致的事項,尤其是落實到合同中、已經明確規定的事項,基本上都能實現。但為了以防萬一,在簽訂合同時,一定要約定違約責任。該條款對督促對方履行合同也有一定的作用。
4、履行程序是否合法
很多拆遷項目都要求合同簽訂后,被拆遷人馬上騰房,在房屋交付后才支付拆遷補償款,極個別項目甚至要求先騰房,后簽合同,最后才支付補償款。這種合同履行方式具有很大的風險。實施房屋征收應當先補償、后搬遷。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償后,被征收人應當在補償協議約定或者補償決定確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
5、是否有不公平條款
例如一些可變更條款,一旦拆遷協議中出現這種模糊條款,被拆遷人的合法權益就很難得到很好的維護。不要認為這些內容與自己無關。在大量的拆遷案件中,很多問題都是顯而易見的,只是在簽約過程中未引起足夠的重視,最終引發問題。事關自己利益的事項一定要重視。
一般來說,拆遷合同糾紛案件屬于行政案件,跟被拆遷戶簽合同的主體是政府單位,拆遷合同屬于典型的行政合同。本文是關于拆遷屬于什么案件的問題的相關整理,如果對于該問題還有其他疑問的話,可以點擊下方“立即咨詢"按鈕,為您提供專業法律知識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