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珠海斗門荔枝文化嘉年華啟動
2023-05-27 11:11:33 來源:南方都市報
2023年珠海斗門荔枝文化嘉年華正式啟動!
第一站,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探尋斗門百年荔枝樹,
為如糖似蜜的“斗門荔枝”尋根!
提起斗門本土荔枝品種,槐枝(又稱“懷枝”)一定榜上有名。作為許多人童年記憶里的味道,其果體碩大飽滿,果肉狀如凝脂,口感香甜脆滑。
斗門鎮小濠沖村,早年就因盛產槐枝而聲名在外。
樹齡超150年
親力親為 精心打理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每逢荔枝成熟期,村民鄺國華果園門前的道路總是車水馬龍,一派熱鬧。除了本地游客光顧,不少港澳同胞還會開車直奔果園,以“包樹”的方式采摘購買。
鄺國華至今仍堅持親自澆水施肥、防蟲殺菌、修剪枝葉……他向小斗介紹道:“我們家果園里最年長的槐枝已有150余年樹齡。在精心打理下,老樹基本年年都能結果。”
時過境遷,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小濠沖村荔枝種植面積已由最鼎盛時期的4500畝減少至不足1000畝。
700畝槐枝林
不少人的童年回憶
大王廟山片區現存小濠沖村最大的老樹槐枝林,面積約700畝,果樹數量達4000余株。
因為靠近居民樓,許多村民童年都有一段在這里嬉戲玩耍、庇蔭乘涼的經歷。小濠沖村黨委委員鄺杰良便是其中之一。
他告訴小斗,“外出打工歸來的村民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在荔枝成熟后,一邊和家人團聚,一邊來到這里采摘品嘗美味。”而小濠沖的荔枝為什么能夠讓人情有獨鐘,小濠沖村黨委委員鄺杰良也給出了答案,“小濠沖村野沃土膏,地里夾著一層黃泥土,且大部分果樹都在山坡下生長,常年有山水滋潤,即使遭遇旱年也不影響果樹生長。”
200余年的香荔樹
產量可達千斤以上
但要說到村里最古老的那一棵,還另有其“樹”。在田巖村自然村,藏匿著一顆樹齡超200年的荔枝古樹,其品種為香荔。
遠看縱覽,其樹干挺拔,樹形極具審美價值,在周圍環境的襯托下,猶如獨柱擎天。
走近細看,你會發現它有著歲月磨礪的滄桑感。紋路深邃的樹干、長滿青苔的樹皮、清奇俊逸的生長姿態……無不述說著其走過的時光之旅。
小濠沖村村民鄺洪輝和小斗分享道,“這棵香荔現在依舊繁盛遒勁,據說如果好好打理,產量能達到1000斤以上。”
古樹通天地,老木識春秋。荔枝古樹與小濠沖血脈相依,見證了那個烽火燃燒的革命歲月,也“注視”著故鄉的每一個動人變化。
1937年,革命志士鄺任生率先在中山八區(現珠海市斗門區)創建第一個黨支部——小濠沖黨支部,一大批革命先輩拋頭顱、灑熱血,在這片熱土上留下光輝的革命足跡、播下紅色的革命火種。
歷經烽火洗禮,小濠沖村荔枝古樹被保存了下來。如今小濠沖村村居環境提升改善,村經濟得到發展,憑借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成為斗門鎮文旅融合鄉村振興示范帶的重要一環。
斗門小濠沖村的香荔,百年依舊繁盛遒勁。乾務虎山村的古樹槐枝,同樣盤臥林中結果不斷。
時維初夏,虎山村古樹群39株古荔枝樹,枝頭已掛著綠色的小果,再過半個月左右,荔枝果泛紅,人們便能品嘗到延續百年的甜蜜味道。
這片古荔枝樹位于虎山公園,基本都有著百年歷史,為國家三級保護古樹。其中有一株槐枝長得最為俊俏,樹形團團如帷蓋,樹根盤臥蒼勁有力,估測樹齡更是達160年。
虎山村村民黃共同管養了這片荔枝林約30年。據他介紹,老槐枝掛果較少,但果肉晶瑩剔透,味道也更清甜。“時節好的時候,一棵樹就能結果兩三百斤,今年受到雨水影響,產量會有所減少。”他說。
在荔枝古樹旁邊種植著不少羅漢松,黃共同介紹:“之前有村民想在這塊建房。我就種下些羅漢松,表明這是古樹地塊,不能隨意被破壞。”
乾務鎮文化站站長周永燊介紹,荔枝作為嶺南佳果,乾務不少村都有種植,每到荔枝收獲的季節,大家不僅能品嘗到果實的甜蜜,還可以靠賣荔枝賺點小錢。于是,就形成了現在隨處可見的荔鄉風韻。
城脈搏動,古樹見證。虎山村位于乾務鎮西南方,臨近富山工業園,擁有600多年歷史,不僅有著國家級非遺項目--“裝泥魚”習俗,還有著傳承百年的美味--虎山金巢琵琶鴨。
古時虎山村祖先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隨著富山工業園的建設,村周邊有了電子信息、船舶制造、電器、化工等行業,村民在家門口就能找到合適的工作機會,收入來源更加多元,日子也過得越來越美。
年輪藏著歷史,虬枝承載記憶,希望在斗門人的守護下,這些百歲荔枝樹根深葉茂,健康永續。
斗門的甜蜜日記,仍在書寫!“荔美斗門·荔荔皆幸福”系列活動將接續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