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vjia,青霉素v鉀片的用法和用量36片-天天精選
2023-06-17 13:31:48 來源:互聯網
不忍直視,感冒少女半夜自燃
2006年3月7日上午,18歲的女孩王雪艷在 青島某廠,感冒了。 為了不影響工作,她沒有請假,一直堅持到下班。 晚上回到宿舍后,頭暈目眩,晚飯也沒吃就躺下了。 晚上9點左右,她發高燒,額頭發燙。
舍友張莉走過來,摸了摸王雪雁的額頭,驚訝的說:“怎么燒成這樣了?要陪你去醫院嗎?” 想著去醫院至少也要五十六十塊錢,就去了門口的藥房,打算買點藥。 藥房的人詢問了她的情況,建議她買兩種藥:青霉素V鉀片和撲熱息痛片。 買完藥回到宿舍,王雪艷按照說明書服用了兩片青霉素V鉀片和一片撲熱息痛片。 本以為病情很快就會好轉,可是兩個小時過去了,一點改善都沒有。 王雪雁想:“可能是感冒太重了,應該加大藥量,才能快點好起來。” 因此,她服用了兩片青霉素 V 鉀片和一片撲熱息痛片。 就是這六顆丹藥,讓她產生了一種她這輩子都沒有過的極度恐懼。
【資料圖】
晚上11點多,王雪雁感覺身體越來越熱,手臂也開始發癢。 她用手撓了撓之后,很快就出現了一層紅色的小疙瘩。 緊接著,全身的皮膚都變得通紅,不斷出現密密麻麻的紅色疙瘩。
當時,王雪雁并沒有太在意。 她認為這是發燒后的自然反應。 可后來的發展出乎她的意料:身上的紅疙瘩越來越大,然后紅疙瘩變??成了小水泡,小水泡變成了大水泡,嘴里也全是水泡。 “好癢!好燙啊!” 王雪雁額頭上布滿了細密的汗珠,疼得直叫了一聲。 天快亮的時候,恐怖的一幕發生了:王雪雁身上的水泡爆裂,皮膚開始潰爛,整個人就像被火燒過一樣,慢慢變成了紫黑色。 緊接著,皮膚開始片片脫落,露出皮下組織。
這樣的場面,嚇壞了同宿舍的姐妹們。 張莉連忙叫來幾個男同事,大家趕緊把王雪雁送到了附近的醫院。
此時,王雪雁臉上和身上的皮膚幾乎都被“燒傷”了,全身呈黑褐色,小腿上也密密麻麻。滿地“燒”起水泡……
命懸一線,罪魁禍首是青霉素
多位專家緊急會診王雪艷,裁定 排除麻疹和一些傳染性皮膚病的可能性。 表面上看像是被火燒了,其實不然。 折騰了半天,專家也沒找到原因。
王雪艷的病情越來越嚴重,多次陷入昏迷。 醫院決定將王雪艷轉到大醫院治療,但聯系了青島市10多家醫院,均表示從未聽說過這種病。 不過,青島市立醫院領導在接到值班醫生的報告后非常重視,同意將王雪艷轉院檢查治療。
20分鐘后,王雪艷被送到青島市立醫院急診室。 這時,她的病情進一步惡化。 除了渾身像炭一樣,眼角的結膜也開始充血,被分泌物堵住了,睜不開。 她的呼吸微弱,她處于危險之中。
這樣嚴重的患者,市級醫院的醫生并不常見。 到底是什么原因讓王雪雁變成了這個樣子? 醫生們非常著急。 但對于王雪雁來說,死亡或許只是一步之遙。 因此,對癥搶救成為重中之重!
醫院領導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組織血液科、皮膚科、內科、ICU病房等科室專家對王雪艷的病情進行緊急會診。 會診結果再次讓專家們大跌眼鏡:王雪艷由內而外“燒傷”。 除了皮膚焦黑,腸粘膜潰爛,口腔粘膜出現斑點,肺部嚴重發炎,并伴有40.2℃的高燒。 同時,醫生通過化驗發現,王雪艷的尿液中帶血,消化道和腎臟多處受損。 由于病情危重,王雪艷被緊急送往ICU病房。
同時,ICU病房的屈艷主任正在向張莉詢問王雪艷的病史和一些生活習慣。 張莉說:“王雪雁身體很好,平時沒有什么病!只是昨天感冒了,吃了感冒藥。” “什么藥?” 曲主任仿佛發現了新大陸。 “青霉素 V 鉀片和撲熱息痛片。” 張莉的話讓曲茂賽主任恍然大悟,王雪艷此時的癥狀很像青霉素過敏引起的剝脫性皮炎:全身持續性紅斑,灼痛、干燥、腫脹或輕度滲出,大片脫落。
原來小小的青霉素V鉀片竟是“致命殺手”!
死了萬劫不復,無須脫身
王雪雁此時生命垂危,隨時都有可能死亡,必須立即采取救治措施。 焦急的專家從不同角度、不同領域提出建議,探索各種治療方案。
經過認真研究,治療專家組制定了特殊的雙重治療方案:既然“火”來自于身體,先為她“滅火”,再針對外在進行對癥治療 受傷。 醫生們先是給王雪雁體內注射激素類消炎藥,以全面控制“火勢”。 同時,他們將尸體用水浸濕,待泡軟后,給王雪雁的全身涂上了專用的藥膏。
3月8日晚上8點多,王雪雁慢慢醒來。 她身上的滲出物開始減少,腫塊也有消退的跡象。 當治療取得初步成果時,專家們都松了一口氣。
王雪艷的父母王明富和任巧云得知女兒出事后,焦急地趕往醫院。 夫妻倆雖然事先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但看到病床上布滿管子??,白皙的女兒此刻仿佛被“燒傷”了一般,差點暈過去。
換藥時,首先要把粘著藥膏的紗布從她剝了皮的身上撕下來,痛苦可想而知。 雖然醫生每次都小心翼翼,但王雪雁每次換藥,還是要經歷一場劫難。 堅強的王雪雁咬著牙,一次又一次的忍著。
10日,王雪雁體內的“火焰”逐漸熄滅,受損的內臟也在慢慢修復。
11日,王雪艷的病情進一步好轉,身上殘留的紅色水泡開始干涸。
12日,王雪艷消化系統基本恢復正常,可以獨立進食。
15日上午,王雪艷的生命體征終于有效恢復。
4月3日,王雪艷全身燒傷三分之二痊愈,轉入普通病房。 為了鞏固療效,醫生還是給她做了抗感染、抗過敏的治療,她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轉。 但曲主任告訴她:“因為全身脫皮,可能會影響你以后的恢復,可能會出現色素沉著等現象,有的地方可能會留下疤痕。”
經驗豐富的逃跑 死而復生,王雪雁對自己當時吃藥不慎感到非常懊惱,也慶幸自己躲過一劫。 4 月 16 日,基本健康康復后的王雪雁回到了鄆城老家。
相關鏈接
剝脫性皮炎
剝脫性皮炎是一種較為嚴重的藥物性皮炎。 所謂藥源性皮疹(簡稱藥疹)是指使用某種藥物后,機體對藥物不適應而引起的過敏性皮疹。 雖然這種重癥皮炎的發病率較低,但一旦發生往往會很嚴重,甚至危及生命。 王雪艷病重的罪魁禍首是常用的青霉素。 青霉素類藥物較易出現發熱、皮疹等過敏反應,嚴重者如滲出性多形性紅斑、剝脫性皮炎等,最嚴重的是過敏性休克。 不及時搶救會導致死亡。 目前已經規定,無論是口服還是靜脈注射青霉素,都必須先做皮試,而皮試只能反映大部分患者的情況。 雖然少數人皮試呈陰性,但仍有可能發生過敏反應。 而且即使之前沒有對青霉素過敏,再次使用時還是需要做皮試。
剝脫性皮炎分為早期、出疹期、再到剝脫期。 如果在早期(發熱寒戰、局部紅斑)或皮炎期(全身多形性紅斑至紅皮病)停止服用致敏藥物,病情可逐漸緩解甚至消失,不會發展到皮膚剝脫嚴重階段。
除青霉素外,還有幾類藥物可引起藥源性皮疹:解熱鎮痛藥,如阿司匹林、氨基比林、非那西丁、保泰松等; 抗生素類藥物,如頭孢菌素、鏈霉素、異煙肼、磺胺類等; 神經性藥物,如地西泮、魯米那、苯妥英鈉、卡馬西平等; 其他如別嘌醇、對氨基苯甲酸、羥基吡咯嘧啶、甲氧噻吩頭孢菌素、西咪替丁、氯喹、硫脲、砒霜等也可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