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央視主播,退休5個月后客死他鄉,臨終留26字遺言讓人警醒 天天亮點
2023-04-17 19:30:37 來源:新浪娛樂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在健康與疾病面前,人人平等!
近年來,我國不斷有35-60歲之間的大學教授、商業精英、演藝明星、普通百姓英年早逝。
(相關資料圖)
央視主持人羅京,患淋巴癌癌去世,年僅48歲;時事新聞節目主持人,方靜因胃癌去世,享年44歲;央視著名主持人,李詠因患癌癥去世,享年50歲;央視主持人,王歡因患癌癥不幸去世,年僅42歲;央視主持人、《今日說法》創始人,肖曉琳因直腸癌離世,終年55歲……
由此看來,因癌早逝的名人不在少數,不少被我們所熟知的明星,給我們80、90后的童年帶了不少的歡樂,可現在卻因各種各樣的癌癥離開了我。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其中的肖曉琳。
1962年夏天,湖南長沙的一戶人家產下了一個女嬰,她的父母給她取名叫肖曉琳。
曉琳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所以在家里長大的曉琳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由于父母的工作原因,從小到大她家里都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書籍,從課堂上的書本到各種各樣的課外書,應有盡有。
初中三年級時候,肖曉琳在課間休息時聽到教室外播放的甜美聲音,就渴望成為一名像他們一樣的播音員。
后來,當她深入了解了廣播后,她發現自己已經無形中對廣播產生了無限的向往,她癡迷于廣播里播音員傳出字正腔圓的腔調,她改變了當初想當一名人民教師的想法,她要成為一名播音員,這對于成績優異的她來說,并不是一件難事。
終于,在那個金秋時節,湘妹子肖曉琳背井離鄉,一個人來到北京上大學。
剛進學校時,她仿佛像得到了全世界那般開心,但學習的過程中,她發現了自己的弊端,原來,她的普通話不是很標準,帶有一點家鄉口音,分不清平舌翹舌。
可這并沒有打敗肖曉琳,大學四年的時間里,她沒逛過街,也沒進過一次電影院,更沒談過戀愛,因為怕這些耽誤她的學習。
在學校的日子,她沒有放棄過任何一次機會,一邊學習理論知識,一邊跟朋友去實習。
她來到《鐵壁阿童木》的劇組中,為了能和前輩更多的學習經驗,她每天都會提前來到工作地點等著。
劇組的人看她這么熱愛學習,便認真教她,上天是公平的,不久后,肖曉琳的成績已經名列前茅,1981年,長沙成立了電視臺。
她憑著過硬的專業知識,成功走向前線,成為長沙臺第一批主持人。
肖曉琳曾主持過《新聞聯播》、《焦點訪談》、《半邊天》、《社會經緯》等多檔央視節目,同時她還是《今日說法》欄目的創辦人之一。據悉,今年2月份肖曉琳還參加了央視社會與法頻道的年會,并發表了退休演講。
可是造化弄人,退休后沒兩個月,肖曉琳就因為腹部劇烈疼痛暈倒被緊急送進了醫院,查出直腸癌晚期!
“工作狂”肖曉琳最直觀的問題就是為了工作經常不吃飯,或者只是簡單地吃兩口便又投身于工作之中。
她曾經花了兩年的時間去西北、西南最艱苦的地區進行訪問,常常是吃不上一口熱飯,餓了就啃兩口地里的老玉米,困了就直接在地里睡覺。
看到這樣的結果,肖曉琳除了難過外,更多的是后悔,她后悔當初沒聽丈夫的話,多加休息,好好吃飯,也后悔自己陪丈夫和孩子的時間太少。
在丈夫的帶領下,她走遍了全國各個知名醫院,醫生的話很統一,都是:“來得太晚,無法治療?!?/p>
就在她退休5個月后的一天,她放開了丈夫的手,醫生趕忙過來搶救,但沒治療成功,在一陣陣悲痛的呼喚聲中,55歲的她就這樣離開了我們。
在臨死之前,她感覺到了身體的變化,她緊握著丈夫的手叮囑道:“要宣傳,不要像我一樣忽視健康。你們健康、長壽,我就在。感謝你們!”
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時光,肖曉琳悔恨于自己年輕時的“拼命”。
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為了夢想,忽視健康本身就是一種極端。肖曉琳用生命的代價,警示大家一定要重視健康。
發布于:上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