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視點!全民動員添新綠 植樹造林正當時 陜西定邊縣全年計劃完成造林面積13.1萬畝
2023-04-19 13:11:52 來源:中國農科新聞網
春風拂暖催新綠,植樹造林正當。每年四五月份,在榆林市定邊縣各處植樹基地、退化林等地,隨處可見植樹造林的社會各界人士。日前,定邊縣直機關400余名干部職工到義務植樹基地參加植樹活動,植樹現場,大家兩人一對、三人一組,揮锨鏟土、扶正苗木、培緊踩實,合力栽植3200余株樹苗,為塞上大地增添了一抹新綠。
(志愿者植樹王星瑤攝)
(資料圖片)
“今天來參加這個植樹活動,這一片沙蒿地立馬就變成綠意盎然的樣子,為我們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貢獻了我們自己的一份力量,很高興。”縣林業局干部張彥昶說道。
據了解,今年定邊縣干部職工義務植樹計劃栽植樟子松、白蠟共計13600余株。與此同時,定邊縣在做好地塊平整、購買樹苗、滴水灌溉設施鋪設等準備后,陸續拉開了春季義務植樹造林的序幕。植樹期間,全縣各單位、社會團體、個人以及以家庭為單位的小團體進行義務植樹,開展“環保林”“愛心林”“親子林”“青年林”等義務植樹活動。
(運送苗木陳煜攝)
“定邊縣今年2023年的義務植樹,總的設計面積是550畝。下一步,咱們局里面還弄一個倡議書,包括有些個人、企業來的話都可以報名參加。”定邊縣長城林場場長王建軍說道。
播綠更要護綠。為保障苗木成活率,定邊縣以林長制為抓手,進一步夯實鎮村各級管護責任,發揮林草部門技術指導作用,以“造、管、育”并重強化后期管護。多年來,定邊縣北部灘區通過退化林修復、補植更新等措施,優化調整防護林樹種結構,提高了林地質量,突出解決荒漠化再治理問題;南部山區通過反坡梯田、大魚鱗坑整地,營造以油松、刺槐、檸條等樹種為主的生態林,紅梅杏、山桃等樹種為主的經濟林,治理黃河流域水土流失。
(定邊縣義務植樹現場盧云云攝)
“我縣依托生態治理項目的實施,全面深入推進林長制工作,加強封山禁牧,強化責任擔當,當好生態衛士,”定邊縣林業局副局長馮國春說。
2023年,定邊縣將依托各類生態建設項目的實施,精準提升森林草原質量,全年計劃完成營造林面積13.1萬畝,實施生態廊道綠化89.3km,景觀提升改造城鄉校園環境7所,建設縣直機關義務植樹基地550畝,總投資1.3353億元,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擦亮生態底色。
(定邊縣南部山區綠意盎然)
(綠水青山生態治理成效凸顯)
近年來,定邊縣圍繞“北治沙、南治土、中治堿、全域治水、總體禁牧”生態建設格局。目前,定邊縣基本形成林草圍沙之勢,南部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風沙危害和土壤侵蝕程度較之以前有所緩解,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為榆林由“淺綠”向“深綠”的轉變貢獻定邊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