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峽獼猴桃:源頭奇果 興村富民 環球今頭條
2023-05-10 10:07:10 來源:河南日報
西峽獼猴桃產業經過4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調整產業結構、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主導產業。作為我國獼猴桃研究和人工種植最早的地區之一,西峽先后被命名為“中國名優特經濟林--獼猴桃之鄉”、“國家獼猴桃標準化示范縣”、“全國優質獼猴桃生產基地縣”,西峽獼猴桃獲“中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和中國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殊榮。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河南日報記者 孟向東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曾倩 通訊員 范亞康 劉禾
奇山奇水蘊奇木,佳風佳露育佳果。西峽縣地處八百里伏牛山腹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氣候溫和,雨量適中,是世界上獼猴桃資源最豐富的區域、獼猴桃最佳適生區,所產獼猴桃品質優良、口感好、維生素C含量高,國內外專家一致盛贊:“世界獼猴桃在中國,中國獼猴桃在西峽!”
西峽野生獼猴桃的生長歷史已達千年之久,人工栽培也有40多年歷史。從山間野果到致富金果,西峽獼猴桃產業經過4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主導產業,走上了一條生態改善與經濟增長良性互動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作為我國獼猴桃研究和人工種植最早的地區之一,西峽先后被命名為“中國名優特經濟林——獼猴桃之鄉”“國家獼猴桃標準化示范縣”“全國優質獼猴桃生產基地縣”,西峽獼猴桃也先后獲“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和“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認證等殊榮。
生態發展標準化生產讓消費者更放心
4月27日,在西峽縣五里橋鎮前營村一處獼猴桃園里,樹上,白色的獼猴桃花綴滿枝頭,傳來陣陣清香;樹下,牧草生長旺盛,為果園鋪上綠毯。
“在果園種草不僅有利于保墑、抗高溫,還能提高獼猴桃產量,降低勞動成本。”孫耀武是村里名副其實的“果二代”,多年種植經驗讓他頗有心得,“種果樹就和養娃一樣,得精細點,嫁接、施肥、剪枝、疏蕾、授粉、套袋……每一步都得按照標準來,馬虎不得。”
質量至上,標準為要。西峽縣獼猴桃生產辦公室綜合股股長范娜娜介紹,多年來,西峽縣堅持標準化生產,按照生態有機種植要求,普遍使用腐熟的有機肥,利用秸稈還田、套種綠肥等措施培肥地力;推行果園生草、立體種植;采取滅蟲燈、樹皮處理等生物替代措施防治病蟲害。西峽還制定推廣地方標準《地理標志產品西峽獼猴桃》,使獼猴桃從生產管理到采收入庫、貯藏運輸、宣傳銷售全過程實現了標準化管理,全縣獼猴桃標準化生產率達90%以上。
標準化的生產流程和嚴格的管理規范,讓西峽獼猴桃果實更“綠”了、味道更甜了,消費者更放心了,“獼猴桃之鄉”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2022年掛果面積8.5萬畝,產量8萬噸,產值8億元,綜合產值達23億元,基地規模和產量均居全國前列。
轉型升級做強做大做優特色產業
走進位于丹水鎮的南陽正榮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獼猴桃與酒曲碰撞散發出醉人的香氣,全自動果酒、果汁生產線正開足馬力加班加點趕訂單。該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習明瑞說,這幾天,來企業參觀考察者接連不斷,四川、鄭州等地客商又接連下單了系列產品。作為一家集獼猴桃科研、加工、生產、貯藏、銷售于一體的綜合性企業,該公司生產的“果維甲”獼猴桃果汁、果酒系列產品頗受消費者青睞,暢銷全國各地。
產業化經營是做大做強特色產業的根本動力。西峽縣獼猴桃生產辦公室主任李勇介紹,近年來,西峽縣堅持以加工銷售促發展,拉長產業鏈條,實現多層次轉化增值,推進獼猴桃由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領域延伸。一方面以獼猴桃基地現代化建設、銷售網絡搭建、品質更新提升為重點,建設獼猴桃產業示范園(區),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提高產業的組織化程度和管理水平。目前,全縣已建成獼猴桃專業合作社85家,建成現代化獼猴桃基地3200畝,培育招引獼猴桃加工銷售企業12家,產品有果酒、果干、果汁等6大類30多個品種。同時,通過各大平臺建立宣傳推介網絡,扶持銷售加工企業在國內大中城市、批發市場設立西峽獼猴桃銷售窗口;建設西峽縣獼猴桃交易市場,拓寬銷售渠道。另一方面豐富產業業態,主動適應市場。積極推廣以“休閑度假、觀光采摘、自然與文化旅游”為特色的“農游一體化”發展模式,加快推進農游融合。利用項目資金扶持果然風情、西樹農業等龍頭企業升級生產線設備、擴大冷庫容量,在延長供貨期和上架時間上下功夫,每年新增獼猴桃貯存庫容3000噸。
科技賦能助力獼猴桃產業提檔升級
“多虧了‘科技特派員’勤下鄉指導,我上年4畝地的果子,長得都很勻實,來收的客商一個不好的都沒挑出來,一斤7元全收了。”看著一壟壟、一行行排列整齊的獼猴桃果樹,丹水鎮青龍廟村村民陳丙紀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只要品質上去了,價格就有保證,銷路更不用愁。最重要的是,精細化管理還能延長果樹壽命。”
“我們建立完善了縣、鄉、村三級技術服務網絡,開辟了科技專家講授、科技帶頭人輔導、農民技術員示范引導三條標準化傳輸渠道。”西峽縣科技局局長杜謙勇說,近年來,隨著科技投入力度不斷加大,高拉牽引、一干兩蔓、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等新興生產手段已經普及,為產業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科技創新已成為特色農產品取勝的法寶。西峽縣委副書記葛建峰介紹,為加快新優品種引進、新技術推廣、土壤改良、病蟲害綜合防治和提高品牌影響力,西峽加強了與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河南省農業科學院、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的合作,開展“產學研用服”工程建設,引進推廣了獼猴桃多層高光效栽培架式和整形技術;開辟了土壤檢測服務渠道和土壤改良方案通道,建立獼猴桃潰瘍病綠色高效防控技術示范基地,為提升西峽獼猴桃的附加值及品牌影響力奠定了基礎。
西峽縣委書記、縣長馬俊表示,西峽將錨定建設全國領先的獼猴桃生產基地目標,圍繞老舊基地改造、產品質量提升、創新經營模式、優化品牌形象等方面持續發力,注重金融產品、土地指標、人才引育等配套保障,力爭到2025年獼猴桃種植產值、綜合效益分別達到15億元、35億元。
責編:陶紀燕 | 審校:陳筱娟 | 審核:李震 | 監制:萬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