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熱聞】教師罰學生扎馬步被開除,懲戒的實行應張弛有度
2023-05-24 12:48:24 來源:紅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東莞市寮步明珠小學二年級的十多名學生因在課堂上做不雅手勢,被老師罰扎馬步,還被老師拿棍子抽打。事后,涉事教師被開除。據了解,涉事老師入職該學校兩年,從一年級開始,就擔任班主任帶學生讀到二年級。面對記者的采訪,該老師對此次體罰學生過當,表示懺悔,并選擇公開給學生和家長道歉。(5月23日 海峽網)
對此,網友對“教師到底應不應該體罰學生”進行了討論。不少網友認為,教師應當對學生適當嚴格,在學校犯錯被老師教訓實屬正常。筆者認為,該名老師處罰學生的目的不是為了處罰,而是為了教育;而教育學生則是出于自己身為人師的責任心。因此,筆者認為,教師在教育教學上,適當的懲戒有利于育人,這不僅是對孩子負責,對家長負責,更是對教師這份職業的負責。
記者在深入報道之后了解到,該班級絕大多數學生家長都對涉事老師進行挽留,校方及同事也對該老師之前的教學工作表示認可。這兩點均可證明,此前該老師的教學質量、教學方式并不存在問題,而該老師仍被辭退,問題在于,懲戒的力度過大了。而對于如何衡量懲戒的力度,我們無法給出量化的定論。但從結果來說,社會各方一定希望孩子承擔最小的代價而做出改變,能夠在學校里養成好習慣。
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懂得自制,而本次事件中十多名同學在課堂上做不雅手勢,擾亂課堂紀律不說,更會嚴重擾亂班風,影響同班同學的思想健康發展。對此,老師有必要對犯錯誤的學生進行教育,引導低年級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幫助其立德、樹人。
2021年3月1日實施的《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指出,在確有必要的情況下,學校教師可以對擾亂秩序、行為失范的學生實施一般、較重和嚴重三類教育懲戒,對禁止教師的七類不當教育行為也作了明確細化。從規定來看,該事件中老師的做法過甚了,但事后家長們對該教師的挽留,則是從現實意義、人情意義上,對老師教育的肯定。學校、家長們需要負責的老師,我國的教育也同樣需要。如果一名被大眾認可的好老師,因為自己的責任心而犯了一次“錯”,就將其駁倒,開除,那么以后還會有這么多的老師愿意去為了教書育人的責任心而“鋌而走險”嗎?
教師育人,需要一定的懲戒權,更需要一顆對孩子的責任心。感化教育固然不可缺少,懲戒的實行也要張弛有度。規則是死的,懲戒是靈活的,這句話不僅是針對教育學生,同樣也適用于教師。莫讓死板的懲戒,寒了一顆負責任的心。也希望校方在懲罰教師時,多聽一聽學生和家長的心聲。(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