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之后財產糾紛怎么解決
2023-06-01 12:19:49 來源:互聯網
關 于拆遷之后財產糾紛怎么解決的知識大家了解嗎?以下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拆遷之后財產糾紛怎么解決的介紹,希望可以給到大家一些參考,一起來了解下吧!
一、拆遷之后財產糾紛怎么解決?
(相關資料圖)
雙方協商解決或者是起訴到法院去解決。通過行政裁決的方式能夠解決拆遷房糾紛問題,去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也可以解決房屋拆遷糾紛問題。房屋拆遷之前需要制定補償方案,要跟房屋所有人簽訂補償協議,要明確補償款的具體金額,補償款的支付方式。當事人也可以在接到裁決書之日起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二、拆遷房的財產糾紛是不是犯罪的行為?
拆遷房的財產糾紛不屬于犯罪的行為。民事糾紛和刑事犯罪是不同的,兩者在嚴重程度、適用法律、處罰措施等都存在區別,刑事犯罪是違反《刑法》的行為。
刑事責任與民事責任的區別在于:
刑事責任與侵權民事責任同屬法律責任,在構成要件上有很多相似之處,如都須違法行為的存在,基本上都要考慮行為人主觀上的過錯,都重視對因果關系的考察等等。但是就現代社會而論,刑事責任與民事責任二者也是明顯的區別:
1、兩者產生的前提不同。
刑事責任產生的前提是犯罪行為,因而刑事責任與行為人的犯罪行為有著必然的聯系;而民事責任產生的前提是違反民事義務,因而民事責任與民事主體違反民事義務的行為有著必須的聯系。
2、責任承擔的主體不同。
刑事責任只能由犯罪人對國家承擔責任。而民事責任是違反民事義務的行為人對被侵害人承擔責任而不是向社會或國家承擔責任,因而是否實際地追究民事責任,可以被侵害人的意志為轉移,民事侵權行為人可因被侵害人的同意而被免除責任。
3、主觀方面不同。
刑事責任的成立一般以犯罪人的故意為常態,刑事責任的成立及大小受行為意志狀態和行為人主觀惡性的影響,對于過失犯罪只有在法律有明文規定為犯罪時,才可以認定為犯罪,而民事責任絕大多數是因過失行為所導致的,其責任范圍一般也不受主觀惡性大小的影響。
三、拆遷糾紛的證據有哪些?
1、拆遷糾紛的證據包括被拆除房屋的所有權證。
此外,還需要提交以下的證據:
(1)房屋被拆除前的面積丈量報告
(2)證明被拆除房屋的結構、房屋的性質、房屋的建筑面積等證據;
(3)當被拆除的房屋所有權證上記載的所有人與主張權利的被拆遷人不同時,還需要提交證明拆遷人對于被拆遷房屋享有接受補償安置權利的證據;
(4)證明房屋被拆除的時間的證據;
(5) 已達成前拆補償協議的,還應當提交拆遷補償協議;
(6)經過房屋拆遷主管部門的裁決的,還應提交裁決書;
(7)拆遷許可證;
(8) 房屋拆遷公告及張貼公告的照片資料;
(9)新建建筑物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及工程竣工驗收證明。
2、當事人在土地征收補償糾紛訴訟中需要收集的證據
(1)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證明。
(2)地上附著物估計的證明
(3)征地實施前三年的平均年產值;
(4) 證明依法申報征地的文件;
(5) 征地方案
(6) 征用土地方案公告及證明公告的圖片資料;
(7)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8)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
(9) 國土資源管理部門頒發的建設用地批準書。
拆遷房的財產糾紛屬于典型的民事糾紛案件,民事糾紛的案件是需要雙方先采取協商的方式去解決的,只有在協商無效的情況下最終就只能通過起訴的方式處理了。以上就是關于拆遷之后財產糾紛怎么解決的相關介紹。針對上述文章中的問題,如果您還有不清楚需要了解的地方,可以直接點擊下方“立即咨詢”按鈕和律師進行在線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