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g的押韻字大全_ong的押韻字|天天滾動
2023-04-21 14:57:29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1、一、. 普通話語音系統(tǒng) 聲母: 21個輔音聲母, 韻母 :39個,從結(jié)構(gòu)成分看分單韻母、復(fù)韻母、鼻韻母三類, 聲調(diào) :聲調(diào)是貫穿整個音節(jié)的高低升降的調(diào)子,具有區(qū)別意義的作用, 音節(jié) :普通話音節(jié)由聲母、韻母、聲調(diào)構(gòu)成,聲韻調(diào)的配合有一定的規(guī)律。
2、 音節(jié)的拼讀和拼寫 :音節(jié)拼寫有一定規(guī)則,主要內(nèi)容包括:①y、w的使用,②ü上兩點的省略,③iou、uei、uen的省寫,④聲調(diào)符號和隔音符號的使用,⑤連寫和大寫。
3、要正確運用漢語拼音方案,就必須掌握這些規(guī)則。
(相關(guān)資料圖)
4、 二、押韻和韻轍 1.韻是詩詞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
5、詩人在詩詞中用韻,叫做押韻。
6、 2.押韻是指在特定的文體里,在某些句子的一定位置上使用同韻的字。
7、押韻的文體稱韻文,詩歌是最常見的韻文。
8、從《詩經(jīng)》到后代的詩詞,差不多沒有不押韻的。
9、民歌也沒有不押韻的。
10、在北方戲曲中,韻又叫轍,押韻叫合轍。
11、 3.一首詩有沒有韻,是一般人都覺察得出來的。
12、至于要說明什么是韻,那卻不太簡單。
13、但是,今天我們有了漢語拼音字母,對于韻的概念還是容易說明的。
14、 一般認識:詩詞中所謂韻,大致等于漢語拼音中所謂的韻母。
15、大家知道,一個漢字用拼音字母拼起來,一般都有聲母,有韻母。
16、例如“公”字拼成gōng,其中 g是聲母,ōng 是韻母。
17、聲母總是在前面的,韻母總是在后面的。
18、我們再看“東”dōng,“同”tóng,“隆”lóng,“宗”zōng,“聰”cōng等,它們的韻母都是ong,所以它們是同韻字。
19、 準確認識:韻”與“韻母”不同,韻指韻母中不包括韻頭的部分,古代的時候韻還包括聲調(diào)的成分,同韻的字必須同聲調(diào)。
20、 韻頭是指復(fù)韻母中韻腹前面的元音,一般由高元音充當,發(fā)音不響亮。
21、普通話中有i、u 、ü[y]三個韻頭。
22、 韻腹是指復(fù)韻母中開口度最大、發(fā)音最響亮的元音,也叫主要元音。
23、如ua[uA]中的a、ei[ei]中的e、iou[iou]中的o。
24、 韻腹前面的元音是韻頭,韻腹后面的元音或輔音是韻尾。
25、 韻尾指復(fù)韻母中韻腹后面的元音或輔音。
26、普通話中有n[n]、ng[?]兩個輔音韻尾和i、u兩個元音韻尾。
27、如ei[ei]中的i、iao[iɑu]中的u、an[an]中的n、ing[ing]中的ng。
28、 4.凡是同韻的字都可以押韻。
29、所謂押韻,就是把同韻的兩個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
30、一般總是把韻放在句尾(押韻的位置一般在句子的末一字),所以又叫“韻腳”。
31、 試看下面一個例子:書湖陰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常掃凈無苔(tái),花木成蹊手自栽(zāi)。
32、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lái)。
33、 這里“苔”、“栽”和“來”押韻,因為它們的韻母都是ai。
34、繞字不押韻,因為“繞”字拼起來是rào,它的韻母是 ao,跟“苔”、“栽”、“來”不是同韻字。
35、依照詩律,象這樣的四句詩,第三句是不押韻的。
36、 在拼音中,a、e、o的前面可能還有i、u、ü,如ia、ua、uai、iao、ian、uan、üan、iang、uang、ie、üe、iong、ueng等。
37、這種i、u、ü 叫做韻頭,不同韻頭的字也算是同韻字,也可以押韻。
38、 例如: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má),村莊兒女各當家(jiā)。
39、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xué)種瓜(guā) “麻”、“家”、“瓜”的韻母是 a、ia、ua。
40、韻母雖不完全相同,但它們是同韻字,押起韻來是同樣諧和的。
41、 練習:春眠不覺曉,(xiǎo) 處處聞啼鳥。
42、(niǎo)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43、(shǎo) 分析:曉、鳥、少字押韻,因為它們的韻母都是“ǎo”,而第二句中“聲”字沒有押韻。
44、依照詩律,像這樣的四句詩,第三句是不押韻的。
45、第一句則可押可不押。
46、 4.押韻的目的是為了聲韻的諧和。
47、同類的樂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復(fù),這就構(gòu)成了聲音回環(huán)的美。
48、 但是,為什么當我們讀古人的詩的時候,常常覺得它們的韻并不十分諧和,甚至很不諧和呢?這是因為時代不同的緣故。
49、語言發(fā)展了,語音起了變化,我們拿現(xiàn)代的語音去讀它們,自然不能完全適合了。
50、 例如:山 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白去深處有人家(jiā)。
51、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huā)。
52、 xié和jiā、huā不是同韻字,但是,唐代“斜”字讀xiá(s 讀濁音),和現(xiàn)代上海“斜”字的讀音一樣。
53、因此,在當時是諧和的。
54、 又如:江面曲 [唐]李益 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qī)。
55、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ér)。
56、 在這首詩里,“朝”和“兒”是押韻的,按今天的普通話去讀,qī和ér就不能算押韻了。
57、如果按上海的白話音念“兒”字,念象ní音(這個音正是接近古音的),那就諧和了。
58、今天我們當然不可能(也不必要)按照古音去讀古人的詩,不過我們應(yīng)該明白這個道理,才不至于懷疑古人所押的韻是不諧和的。
59、 古人押韻是依照韻書的。
60、古人所謂“官韻”,就是朝廷頒布的韻書。
61、這種韻書,在唐代,和口語還是基本上一致的,仿照韻書押韻,也是較合理的。
62、宋代以后,語音變化較大,詩人們?nèi)耘f依照韻書來押韻,那就變?yōu)椴缓侠淼牧恕?/p>
63、今天我們?nèi)绻麑懪f詩,自然不一定要依照韻書來押韻。
64、不過,當我們讀古人的詩的時候,卻又應(yīng)該知道古人的詩韻。
65、 三、現(xiàn)代詩歌 古人的詩都是依照韻書來寫的。
66、但由于歲月久遠,今古語音變化較大,再按古人的韻書來寫詩,就變得不再合適了,而且弄不好,會造成別扭的感覺。
67、所以我們今天寫詩只要按照普通話的韻腳來使用就可以了。
68、 現(xiàn)代押韻一般不考慮聲母、聲調(diào)和韻頭,也不要求韻腹、韻尾完全相同,在韻的歸并上,相同、相近的韻母經(jīng)常可以一起押韻,可歸為一個韻。
69、例如: 像園中的韭菜,不要割,(e)/讓它綠綠地長著 (e)/像谷底的泉水,不要斷,/讓它淡淡地淌著 (e)/像枝頭的青果,不要摘,/讓它靜靜地掛著 (e)/也許,人總有那么一點,/想忘又不能忘,想說又不能說 (uo)/像怯光的蝙蝠,/扇翅于黃昏的角落。
70、 (uo) e同uo發(fā)音相近,可以押韻。
71、 四、十三轍與十八韻 轍也是韻的意思,將同韻的字歸并在一起,就形成一個一個的韻,宋代的《廣韻》分為206韻,明清以來的白話講唱文學(xué)則分為“十三轍”,現(xiàn)代人使用的十八韻則是根據(jù)黎錦熙等編的《中華新韻》,現(xiàn)在做詩押韻一般根據(jù)現(xiàn)代語音,按十三轍或十八韻押韻,而作舊體詩則要根據(jù)古代的韻書來押韻。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