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安全的概念與戰略意義_糧食安全的概念
2023-04-26 06:43:09 來源:互聯網
1、糧食安全概念詮釋:“糧食安全的最終目標濁,確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時候既買得到又買得起他們所需的基本食品。
2、”這個概念包括三個具體目標:(1)確保生產足夠數量的糧食;(2)最大限度地穩定糧食供應;(3)確保所有需要糧食的人都能獲得糧食。
(相關資料圖)
3、我國糧食安全模式選擇與對策:1.糧食安全模式的選擇:“自給自足”與“貿易自由化”引結合。
4、糧食安全的“自給自足”模式是指一國糧食的需求完全通過國內糧食生產來滿足,即糧食自給率為100%。
5、糧食安全的“貿易自由化”模式,是指一國完全按照比較利益的原則,選擇進口或是國內生產糧食來滿足國內需求。
6、也就是說根據國際糧食市場價格和國內自產價格的高低來隨時調整糧食自給率。
7、只要前者低于后者,就完全通過對外貿易來滿足國內糧食需求。
8、糧食自給率隨著價格因素的變化而隨時變化。
9、“自給自足”模式過分強調安全目標的重要性,忽視了一國的資源稟賦條件能否具備經濟高效地滿足糧食自給的可能性,極有可能造成該國農業整體效率的損失。
10、況且,要維持高度的糧食自給率,需要對國內糧食生產實行高度保護和強制,這都是不適應WTO規則和為其所不允許的。
11、而“貿易自由化”模式似乎也不可行。
12、因為它過分強調市場和貿易的作用,卻忽視了單純按照比較優勢原則來安排糧食生產和貿易會給一國糧食安全帶來潛在的威脅。
13、在現實中,完全絕對的“自給自足”或“貿易自由化”模式其實并不存在。
14、我國糧食安全模式應該是介于二者之間的一個均衡模式,即“自給自足”與“貿易自由化”相結合。
15、2.糧食安全線:從理論上講,國內至少應該維持多大的糧食產量,才算滿足糧食安全需求,這需要進行客觀的計算和預測。
16、3.WTO框架下我國糧食安全對策。
17、(1)按照比較優勢原則,調整糧食生產布局。
18、(2)加大農業科研力度,加快科技興糧步伐。
19、(3)保護農業資源,改善生態環境,確保糧食生產的可持續性。
20、(4)調整農業保護政策,給予農業以符合國際多邊協議的有效保護。
21、(5)建立糧食安全預警系統,以密切注意國際糧食市場動態及我國糧食安全狀況。
22、糧食安全與社會效益方面很多,下面可以解釋下。
23、如果進行房地產開發確實能取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時,可以進行轉變,而不必拘泥于耕地保護的拘囿中。
24、以我國的溫州為例,近幾年來溫州人在全國房地產業的一個重大影響就是溫州購房團。
25、這些溫州人結團在全國的大城市購買了很多住房,以此為投資,或進行再次買賣,或進行出租,對當地的房地產市場產生了重大影響。
26、這里且不說這種行為對我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是否有利,單就其原因而言,就是因為那些按照資源配置要求亟待轉化為建設用地的耕地,在土地管理部門的嚴格控制和審批體制下,仍然作為低價值的耕地被“保護”起來。
27、這樣做的后果百害而無一利。
28、作為耕地,它們的低產值并沒有太大的意義,但是當地土地管理部門卻拘泥于耕地保護的傳統概念上,不能將它們轉為更為有效的生產要素投入市場,難道這不是一種更大的浪費么?我們應該改變長期以來“糧食不能進口,否則就是將國家命脈交到別人手里”的想法。
29、我個人認為這樣的想法是有其局限性和狹隘性的。
30、如果說我們能從國際上進口一部分糧食,就相當于可以進口一部分稀缺的土地資源。
31、這樣不僅可以解決我國的糧食問題,還可以進一步緩解國內耕地和房地產開發之間的矛盾。
32、從另一個角度考慮,只要我們國家擁有足夠的糧食儲備,我們糧食安全是不成問題的。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