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到底該不該過外國節?
2023-07-09 12:59:56 來源:熊英
(資料圖片)
中國人到底該不該過外國節呢?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外國的文化也在逐漸滲透到中國。許多中國人開始知道了萬圣節、情人節和復活節,尤其是在這個商業社會的推動下,貌似什么節都過,什么節也都是購物節。以至于,就連外國最重大的節日“圣誕節”,中國人也過得不亦樂乎。
可是,當問到“圣誕節”的意義是什么,紀念的是什么事,有什么樣的習俗時,很多人都答不出來!理性的人都能察覺得到,這些西方節日的意義早就被消費主義滲透了。每當快到圣誕節的時候,商家們都在從各個角度營造節日的氣氛,公共場合下都會擺上幾棵圣誕樹,音樂也都會放起“鈴兒響叮當”。在商家眼里,圣誕節儼然變成了中國人心中一個重要的節日,一定要認真地過,當然,主要是多花點錢去過。
而組織這些活動的商家們,自己回到家里會不會給自己的孩子準備一個圣誕禮物裝在襪子里呢?大概率不會的吧,因為在中國還是缺少過這些西方節日的土壤。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中國人大多并不了解西方的節日文化,怎么過大多都是由著商家們的策劃來,所以那些節日終究是非常小眾化的喜慶日子。因為西方節日中沒有法定節假日。所以,根本不必擔心西方一個小小的節日就影響到中國人思想與情懷。其實,在中國,西方國家的節日在中國也就刻上了中國的烙印!
比如圣誕節前一天的夜晚,也就是平安夜,中國人在這一天會互相送蘋果以示“平安”之意,常常導致蘋果在那幾天飛速漲價,而外國人對此卻表示一臉茫然,為什么要送“apple”?他們哪里知道中國文字的諧音梗啊!中國人過節,當然要有中國文化的味道,也不需要外國人理解,他們過他們的,我們過我們的,各自開心就好啊!
外國節日的存在,給國人增加了一天的盼頭,增加了一天的歡愉,增加了一天的思念,這有什么不好呢!中國人過外國節就是不愛國,就是摧毀了正能量嗎?
當然不是!愛國的表現應該是自信與愛,而不是自卑與恨。其實在中國,沒什么人會真的把這些西方節日當作正經節日來過,有些人只是為了多一個給女朋友買點兒禮物的日子而已。在中國,從來也不會有哪個節日的地位能抵得過春節,外國人也不會理解“春運”期間中國人的回鄉熱潮。
所以,就算人們再熱衷于過外國節,中國人自己的節日也不會忘。外國節日,大膽過,認真過,最好過到讓全世界的人都希望來中國過自己的節日,過到他們懷疑人生,過到他們都想來中國過自己的節日!這,才叫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所以,想過外國節的就放心大膽地過,過得越開心越好!也不用擔心你自己會忘了中國自己的節日,因為商家會時時提醒著你,國家法定節假日也會讓你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