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要聞:哈爾濱承重墻事件損失預估1.6億元引關注 法律人士建議逐步給房屋“上保險”
2023-05-10 17:09:57 來源:新華報業網
黑龍江哈爾濱一居民樓裝修拆承重墻導致200多戶居民緊急疏散事件,連日來備受關注。5月9日,這一事件有了最新進展,公安機關已依法對4名相關責任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無獨有偶,近日,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嶺南新世界一業主在網絡求助表示,同樓業主私自打拆承重墻,導致房屋出現墻體裂紋、地板下沉等問題。“承重墻”之事,一時間接二連三引發話題。那么,裝修中私拆承重墻引發的安全隱患、責任糾紛、經濟損失等如何追責、定責?
(資料圖)
影響:240多戶業主緊急疏散損失大約1.6億元
多位關注哈爾濱拆除承重墻事件的法律人士認為,其引發關注的焦點在于事件本身造成的危害性。事發地位于哈爾濱市松北區裕民街道利民學苑小區B棟2單元,房屋為帶底商的居民樓。據相關居民向媒體介紹,“有人租了居民樓的三樓,準備開健身房,裝修時把承重墻砸穿了。居民樓有31層,當天晚上就開裂到15層了,到了第二天下午,已經裂到了21層。”事發當日即4月28日凌晨一點多,居民樓里240多戶業主被小區物業緊急疏散,該樓已成無法居住的危樓,經估算240多戶業主總計損失大約1.6億元。
根據相關居民描述以及媒體發布的現場圖片,三樓準備開健身房的租戶直接讓裝修人員把小型挖掘機和鏟車都開到了室內。另據多家媒體現場采訪和相關報道,小區物業稱,“施工人員自稱鏟車鉤機不到1噸,能進入居民樓內施工。進場時說不拆承重墻,沒承想不到一個小時就給刨了。”事發當天租戶和裝修公司的負責人已被警方刑事拘留,居民大多被安置。
案例:2017年上海兩被告人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
因裝修擅自拆除承重墻造成的安全事件或糾紛并不少見,2019年浙江臺州,業主周某裝修時拆除承重墻導致17戶住戶被緊急轉移,周某因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依法刑事拘留。2021年浙江杭州蕭山區,業主裝修敲掉承重墻導致整棟樓房變危房,36戶居民被臨時安置,因涉嫌過失以危險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該戶業主、包工頭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記者通過查詢中國裁判文書網發現,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法院2017年一份判決書顯示:2016年1月18日,被告人占某某承租本市延長西路XXX號XXX號樓欲經營旅館。同年1月23日,被告人占某某在未確認房屋原有構造的情況下,指使無施工資質的被告人仲某某拆除該樓二層、三層部分墻體。被告人仲某某按照被告人占某某的要求安排無施工資質的個體裝修工人違規拆除承重墻,嚴重破壞了房屋原有承重系統,且未采取任何必要的加固措施。同年2月13日,本市延長西路XXX號XXX號樓北側二、三層部分房屋發生倒塌,殘余房屋處于不安全狀態,不宜繼續使用,坍塌事故亦造成光纜通訊中斷,造成房屋重置費、光纜搶修費共計人民幣200余萬元的經濟損失。
法院認為,被告人占某某、仲某某在施工作業中違反有關安全管理的規定,因而發生重大安全事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其行為均已構成重大責任事故罪,依法均應予處罰。根據被告人占某某、仲某某的犯罪事實、性質、作用和對于社會的危害程度等,判處占某某犯重大責任事故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仲某某犯重大責任事故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
分析:更要注重警示意義逐步建立健全房屋保險制度
“此次哈爾濱事件從房屋結構破壞的程度、涉及業主數量以及造成損失的金額均超過以往,引起的社會關注度也是空前的。”江蘇泰和律師事務所陳彬律師指出,“事件中的相關行為已經對公共安全造成危害,具體責任人需要承擔相應刑事責任,同時還要接受行政處罰并賠償受損害居民實際損失。”
陳彬律師分析,從刑事責任角度,拆除承重墻的行為使房屋成為危房,危害公共安全,相關人員涉嫌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從行政責任角度,私自拆除承重墻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另根據各地出臺的相關地方性法規,對擅自變動房屋主體和承重結構的行為也規定了相應的處罰標準。
對于哈爾濱拆除承重墻事件中,大家關注的焦點之一:租戶、裝修公司、房屋業主和物業公司是否需要擔責、具體如何擔責?陳彬律師進一步分析,從民事責任角度,需要對相關責任主體分別進行分析。租戶作為侵權主體,承擔的責任包括賠償房屋修復、加固等各項費用、其他居民不能居住期間的生活成本、房屋貶值等損失。裝修公司根據其是否具備資質以及在施工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來承擔相應的責任;業主要根據其對租戶拆除承重墻行為是否知情并同意來判定其責任;物業公司應根據其是否盡到監督和管理職責來判定其應承擔的責任。
“希望此次事件能夠起到社會警示意義,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陳彬律師也建議,“國家應當逐步建立健全房屋保險制度,讓人民群眾在遇到類似事件時能得到更多的保障。”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胡安靜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